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六甲】六甲恆安宮




憨番扛廟角


 



六甲恆安宮媽祖廟 2016 年 (丙申年) 沿革修正
(文字取自此網站)

  明鄭時期先民橫渡黑水溝來台,面對風高浪急,無情的海洋,僅靠著簡單的航海工具及技術,有幸登岸後,還需面對開墾的艱辛及瘟疫的侵襲,生命的脆弱格外顯得無常,於是在村莊集結形成的過程中,隨身奉迎來台的神明,就扮演著陪伴先民渡過每一個風雨生命關口的重要精神食糧,本廟主祀之天上聖母媽祖,便是在此,時空因緣際會下,由鄭成功咨議參軍陳永華將軍率軍北上拓墾,經由水路順著倒風內海之溪流汊港導引,進入赤山時,見當地之地理旺盛靈秀於此地安營 (即現今赤山龍湖巖),後來相傳因咨議參軍陳永華將軍在夢中時聞鑼鼓之聲,領悟此地已有神靈佔地脈,遂再往西北邊遷營至本廟附近安營,並將護軍而來之湄洲媽祖神像安奉祀於所草建之土壁茅草屋內,接受軍民們參拜,除了能安定軍心外,更能撫慰陸續自福建沿海漳州、泉州等地渡海移居開墾赤山堡先民的精神依託,而明鄭先民初墾於此地,初始面積為六甲土地,陸續又開墾了二甲、五甲、七甲…等,因六甲位處中間的區域,後來此地就以六甲的名詞,成為本地的地名。
  本廟創立年代於西元 1661 年明末清初年間由咨議參軍陳永華將軍率護軍居民等共同草建,迨至永暦二十年 (西元 1666 年) 始改建為瓦頂宮殿。乾隆五十七年 (西元 1792年),因廟小簡陋當時大戶毛天申,倡首鳩資壹千伍百圓,毅然發起重建堅固廟宇,並擴大廟庭,是年三月中興建至十一月告竣。
  時至嘉慶二十二年 (西元 1817 年),廟宇遭受焚毀,乃於道光二年 (西元 1822 年) 二月間庒民有志沈純、毛榮生、毛四頭、毛口、蘇蓄等發起醵金壹千八佰圓重建。然物有傾覆序有更迭,年深月久建物逐見舊朽,時至民國六年二月(大正六年) (西元 1917 年),再由當時地方名望毛敬堂、顏樹、陳芳時、陳毡等發起大修繕,是時王爺宮、大坵園的信徒也都加入修繕醵金,共計募款二百三十圓,當時僧侶王占喜捐壹百二十圓,整修內部油漆。
  民國四十七年 (西元 1958 年),因廟體久年失修丹青剝落,棟宇破損不堪,乃由時任管理人六甲名醫李源主倡鳩資,村民協同進行二次重修廟頂,民國五十一年七月興工新建左房廟室,民國五十二年七月又修建右房廟室。(管理人制度時期,歷任管理人計有毛瀨、陳麟綢、毛昭川、及時任李源)
  爾後成立管理委員會由李源擔任首屆主任委員,陸續經由歷任主委,在毛水成、陳獻增、陳清德等諸位主任委員胼胝經營,民國七十九年時因政府開放大陸探親,政策解除,時任委員會隨即請示聖母回祖廟謁祖事宜,獲得首肯,爾後連續三年辦理進香謁祖,後來祖廟回贈三尊聖母,大尊湄洲軟身媽祖安奉廟裏,另外二尊則由乩子毛水良與時任重建籌備會主任委員顏德國先生於家宅中安奉,完成謁祖事宜後,針對民初大修繕及二次重修之廟宇,歷經數十載歲月之摧殘,廟內漏雨嚴重漸成危險建物,經第三屆管理委員會決議重建,並恭請赤山龍湖巖清水祖師降乩指示,於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午時動土搭建臨時壇,八十二年正月十三日卯時舊廟退火,延宕二年餘無法重建 (事因古蹟留存及廟宇新建重建的議題爭議中拉扯),後因委員會改組,於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再由第四屆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沈進忠,率領全體委員代表各幹部擔負籌建重責,沈以開明作風,由各方推舉堪輿師列名神案焚香三天,恭請聖母懿筊,選定林錦波先生為新建廟宇之堪輿師,新廟座子山向午伏卦之勢,南式之型,於同年九月動土興建,幸賴本鄉及各方善信捐獻贊助歷經四年有餘,耗資捌仟餘萬將佔地七十餘坪,莊嚴巍峨、雕龍畫棟、剪黏交趾、層次豊富之三廊二殿式廟宇,於民國八十八年 (西元 1999 年) 完成,是年再恭請聖母懿筊,選取 (陽月) 十七日午時進行入火安座,並選定本地具聲望法師,由岩家全率領、陳木樹、黃信賢等法師進行安座科儀並舉行全鄉 12 村繞境。 本廟正殿內安奉鎮殿天上聖母及宮女協侍、開基大媽、開基二媽、開基三媽,湄洲軟身媽祖正坐其中、旁並祀有左右護法、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觀音佛祖,西方三聖佛、後殿奉祀玉皇上帝及護法配祀、龍邊安奉福德正神、虎邊安奉註生娘娘,下壇安奉黑虎大將等。
  明鄭咨議參軍陳永華將軍陵寢安葬於,本廟東北邊約2公里處 (現今柳營區南湖里一處),以此推論堪可為陳參軍率軍民開墾赤山堡與本廟創建年代之佐證,但為溯及源本,尋求本廟歴史定位,於民國 104 年陽月 (西元 2015 年),本廟首辦學術研討會,在倒風內海變遷六甲篇,獲悉急水溪支流汊港沿伸河道、將軍溪支流汊港沿伸河道,溯及至源頭,即為現今六甲區北邊界限洗布埤、南邊界限赤山龍湖巖河道 (已廢除),明鄭時期拓墾臺灣初期,陸路尚未完整開發,水路的航行自是府城前來,屯墾赤山堡地區之最佳路徑,也因此本廟護軍而來之媽祖,儼然成為當時,一路隨著軍隊、護佑先民、開發臺灣重要守護神,俗稱護軍媽。
  民國 105 年端月 (西元 2016 年),六甲山區大丘三角頭九庒,恭請六甲赤山龍湖巖老二媽、六甲恆安宮媽祖廟大媽,「請佛踅庒」,沿續 150 年的宗教活動,更獲臺南市政府公告登錄授證列為臺南市重要市定民俗活動,此一頒定實為本地山區一大盛事。
  本次藉由學術研討會,溯源本廟之歷史定位,第四屆主委沈進忠授權,時任常務監事兼代副主委陳彥呈指派,委員會幹部委員毛平、毛誌明、簡若綿、郭明福、陳譽昇等進行本廟沿革修正,幸賴各位委員合作尋找資料與討論,感謝地方耆老先進,在訪談時的不吝指導、歷經半年有餘,終於順利完成本次沿革之修正。
本次參考書目 (台南州祠廟名鑑、臺南縣市寺廟大觀、全國佛剎道觀總覽與本廟耆老口述)

2020年5月14日 星期四

【東山】吉貝耍東河宮




憨番扛廟角

 




東河宮沿革誌


  東和宮位於枕頭山脈前大平原之東山鄉吉貝耍村(今稱東河)。枕頭山脈山勢雄偉,後有大凍山嶺系,自北環繞南側,靈氣秀傑,北有白水溪,南有龜重溪,而會合向西流,東河莊正處其間,靈脈結穴聖地,宮近臨水,龍蟠虎踞,有盤真龍穴,地勢幽雅奇特,並得天靈之照臨,天地交會,地靈人傑,宮嚴香火鼎盛,東和宮也。
  清光緒年間,有一名養鴨農夫,自白河頂枋子林廣婆宮,奉清水祖師香火,來本地飼鴨,六畜興旺。祖師顯化神示,此地人間福地,吾全莊首先整建茅屋,演變土牆厝,木造房,代代改修,昔日名曰「公厝」小廟,奉祀「清水祖師」及「溫陵聖母」,朝夕頂禮膜拜,為守眾之護保神。由是神威日顯,求無不驗,示無不準,香煙長繞村莊,從此蒙神庇佑,拓耕日盛,五穀豐稔,人丁興旺,四方之下,移徙而來,結旅定居,日積月累,而繁衍成一大莊社。清末台灣被日本侵占,軍權壓勢之下,吾奉祖師、聖母神像,神儀赫赫,幸免未被破壞,得延今大公廨阿立祖、池府千歲、東嶽大帝、田都元帥,共同顯聖,救拔眾苦,施與眾服,神威遠播,善信崇教,勛勉世人,恪守道德為要,原本敬神必先行善,自立為立人之基,自救為救人之始,逮於無自救之期,誠祈神授意,示安割凶吉,化戾致祥和,蓋「神之格恩,誠則靈」也,清水祖師格言!「和為貴」。
  重建神宮種福田,民國七十二年歲末,莊中爐下眾弟子發起新建廟宇,廣請高雄縣竹仔港清水祖師廟,定磉廟向,座西向東,取戊辰有卦,廟名命名為東河宮,供奉五位尊神,以清水祖師為主神,籌建委員會成立,且傳言多時,最佳廟地,由段氏、章氏、東氏等宗親之公業地,諸善士(捐獻嗣代芳名另刻石碑誌念)慨然同意無條件捐獻,功德無量,永銘萬世。擇定民國七十七年二月十五日,良時吉日,動土開工,興建期間,歷時六年,由鋼筋三山型,配檜八仞,栩栩如生,無不綺麗雅緻,精巧出奇,青龍舞鳳,能瞻遠近,地面黝然光光,純屬大陸青斗石及本地觀音石琢磨,光彩奪目,金碧輝煌,誠不愧名馳全鄉。謹擇於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歲次甲戌年十一月十日酉時,正式入神安座,第因基模宏偉,經費浩大,深盼本莊及各方善信大德,本愛村福祉,信仰善心,踴躍樂捐助建,奉獻心力,共同完成,此一神宮重建之成功,神所示,種下福田,子孫賢能也 。

東河宮爐下眾善男信女全體恭獻誌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