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安定】港仔尾福安宮




憨番扛廟角
 


福安宮沿革


  永曆十六年壬寅,清朝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延平郡王鄭成功來臺後,其部將鄭綢移入居住,傳嗣元昇、元偉、元罷等,不久其部屬陳园亦移入並傳嗣陳仲。當時地廣人稀,僅住兩姓。西海岸有港路經過本庄北至領寄東,有唐山沿海之來往通商,當時有港,南有港口,本庄在港口北之尾端,故號名港仔尾。爾後他姓漸入居住;光緒五年己卯,由本庄戴贊、鄭欽、林丁標等前輩共同努力之下,簡建竹造三間,恭雕保生大帝(慈濟醫靈妙道真君、大道真人)為主神,並李府千歲、中壇元帥、田都元帥、註生娘娘等神像供奉,號名公厝,廟地由本庄鄭綢前輩後裔捐款,面積O.二六四八公頃,時庄境四十二戶,其德偉大,功在全庄,永留後人感念。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一九二三年)本庄林茂藏、鄭老得等前輩發動興建磚造廟宇,號名福安宮,時庄境一百二十戶;民國五十四年乙巳由第三屆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鄭茂松及常務委員李新枝村長努力協助發動興建廟宇;民國八十五年丙子九月,由第九屆管理委員會及重建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安然、常務委員王金池村長、常務監察人李全富縣議員暨全體委員鼎力協助重建工程,於民國八十六年丁丑十月竣工,時庄境內三百一十戶一千九百餘人眾,同望爐香鼎盛,共仰合境蒙熏,護佑信徒闔家平安、四時無災、八節有慶,載史沿革,永垂紀念。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陽月吉置